一、了解病因,预防先行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由遗传和终身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主讲人讲解了影响发病的七个可控危险因素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以及年龄、遗传、性别等不可控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运动,戒烟戒酒,多吃蔬菜、豆类,能预防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老年期长期独居和社交活动减少,会提高发病风险。因此,建议家人和社会给予老年人足够的陪伴与关怀,避免他们出现孤独、抑郁的情绪。
二、莫忘莫失,守护记忆
主讲人强调,很多早期患者没能及时被识别和诊断,不少家庭成员未正确认知该疾病,仅仅认为是“老糊涂”、老年人正常的发展轨迹等,任其向重度发展,从而造成患者及家庭的重大负担。
阿尔兹海默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可从以下症状判断老年人是否患上该病:记忆力日渐衰退、语言表达困难、判断力减退、时间观念减弱、识路能力下降和情绪变化大等。
三、从容面对,用爱照护
主讲人指出,目前尚不存在可以完全治愈阿尔兹海默病的方法。患者家属应充分了解如何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应尽量防止患者单独外出,并在出门时为他们戴上写有名字、住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的手环或卡片。
需要注意的是,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对家属来说,爱心、耐心、细心三者缺一不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属给予陪伴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消除焦虑,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整场讲座专业性强、贴合实际、妙趣横生,与会同学积极踊跃地与主讲人交流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H&H社会实践团队将持续关注阿尔兹海默病,继续举办系列活动,为健康中国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