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书院论经世治国,探秦直道寻开拓之路

作者:仝晁阁 来源:仝晁阁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民族文化根脉,宣扬红色文化,切实发挥以实践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定作用,8月1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咸阳“红色沃土传百年青春志·绿水青山寻革命征程路”暑期社会实践队以“研习传统文化,发掘厚重历史”为主题开展团日活动。实践队成员参观了宏道书院,了解中华传统书院文化,深刻认识传统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线上观看影片《探秘秦直道》,探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浩大交通工程,学习秦直道交通的文化史意义。

梁栋起曾云,松筠散夕曛

宏道书院,是明清以来陕西省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清峪河北岸,南邻地标建筑古龙桥。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学古、宏道、嵯峨和正谊等书院,以教学设施齐全、管理制度严格、教育成就斐然而驰誉西北、名扬华夏。20世纪初,从宏道书院走出了一群堪称国家栋梁之材的宏道学子,他们饱含“学以报国、学贵于有用”的家国情怀,在我国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实践队在书院负责人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院内设置的两大展厅。一号展厅陈列了大量古代书法艺术作品,书法能够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审美能力。书法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有审美价值。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能够反映书写者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思想感情。练习书法的过程也是书写者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的过程。队员们深刻领略到华夏书法艺术的魅力,切身感受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在二号展厅中,实践队员们学习三原当地历朝历代的各界名人事迹,了解伟人们在各个领域所创的丰功伟绩。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在当书院内部的讲学堂,实践队追寻古人曾经的痕迹,在古色古香的教室中齐声朗诵《沁园春·雪》,书声琅琅的同时每一位实践队员都在激扬青春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巨大魅力。在书院负责人的带领下体验了“俯首、高揖、行礼”的拜师仪式,熏染着宏道书院耕读传家的百年文风,也让队员们接受了优秀文化的浸染熏陶。
实践队员在与书院负责人的交谈中得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帮助,像书院之类传统文化正在一步步兴起,再一次以崭新的面貌融入大众的生活。“应该让现在的孩子们真正了解一些以前的东西,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而不是仅完成学校的任务”,宏道书院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等技术相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表示,书院作为一种基层教育机构,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智慧的重要殿堂,是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公共文化机构。书院不只是一个静止的存在,更承载着千年以来的文化血脉,与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

直道逐胡尘,残垣忆秦人

下午,实践队员线上观看影片《探秘秦直道》,该影片介绍了秦直道的修建意图、技术等,以及遗址发掘、保护工作。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阻止和防范北国匈奴贵族的侵扰,令大将蒙恬修建一条军事通道,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间最捷近的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正是因为秦直道的悠久历史和民间传说,才使其充满神秘色彩,引人入胜。
观影时,队员们被这古老而又震撼的文化遗址深深吸引。大家纷纷表示,古老的文化遗址和建筑都是现在的稀世珍宝,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它们,让历史的故事不会被遗忘,古老的记忆可以代代相承,让后世能感受曾经辉煌而又伟大的文化。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长安大学赴陕西咸阳实践队在三原这样一座年轻有朝气的城市感受人文关怀的温度、强化学思践悟的深度,拓宽思维情怀的广度,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懈奋斗,在新征程中贡献青年力量。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23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