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旧址,传承苏区精神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优秀精神品质,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喜迎二十大•赓续革命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了共和国摇篮第一村叶坪,重温党的事业发展,缅怀革命先烈。

迈进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一个个场景,一帧帧照片,都是历史的见证物,跟随着它们,实践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当年,切身体会到“一苏大”是如何筹备、如何召开的。这里原本是叶坪谢氏宗祠,为了会议的顺利召开,会议筹备处的同志将宗祠内的天井盖上,原来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改成了主席台。宗祠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是非常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老百姓却愿意将它改成会议厅,足以见得老百姓们对我们党、对红军的爱戴与拥护。

旧址外,红军烈士纪念塔静静地屹立着,实践队员们神情庄重,为英雄默哀。它是一座万古长青的建筑,是一段鲜血淋漓的历史,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纪念英烈而铸造的丰碑。在这里,后辈对前辈寄托无限的哀思,新一代对先烈表达连绵不绝的崇敬。它是塔,是叶坪人民的精神之塔,寄托了叶坪人民的美好希望,也更加坚定了实践队员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实践队员们来到“公略亭”1928年7月,黄公略同志与彭德怀同志一道,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军第五军。他带领的红三军在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中战功显赫。可惜的是,在1931年10月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活动中,黄公略同志不幸中弹,为了纪念黄公略将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别建了这座“公略亭”。

移步来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印刷厂,实践队员们瞻仰了中华苏维埃时期至今的数套货币和纪念币。它们的身上,有时光的厚重感。因为它们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金融见证物,更是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历史见证者,从群众日常生活到祖国秀美河山,是从物质生活要求到精神生活要求的转变,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转变。
一天的参观完毕,实践队员们受益匪浅,感受良多。深刻领悟到伟大的苏区精神始终激励着,鼓舞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乃至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奋勇拼搏。而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始终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牢记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谆谆教诲,传承苏区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图文/“喜迎二十大•赓续革命心”暑期社会实践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