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学子赴安庆小镇了解黄梅戏
作者:冷虹霓 来源:冷虹霓
【暑期社会实践】食品学子赴安庆小镇了解黄梅戏,弘扬传统文化
孙欣燕,冷虹霓,吕思霖(滁州学院,2021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伴随着中国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跟着随之而发生变化。当然,虽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话还犹言在耳,依然把传统文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所以非常有必要把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与之时代发展的大前提相融合。才能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在我的家乡,美丽的安徽安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黄梅戏源自湖北的黄梅,原来的名字是黄梅调、采茶戏等,现都流转分布于安徽安庆市、湖北黄梅县等多地。我和团队成员打算利用假期时间,前往安庆市区了解严风英故居。但因疫情原因,小组成员大部分开展线上实践,由队长和两名本地成员去实践地展开实践活动,其余队员通过腾讯会议交流讨论。
严凤英故居
7月1日上午,我和团队两名成员前往严凤英故居,它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严凤英(1930年4月13日~1968年4月8日),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
我们仔细观看了馆内现存的珍贵图片、实物、资料。对严凤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我国黄梅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
7月2日,在大概了解严凤英的历史后,我们进行了深入认识。严凤英的著名之作《天仙配》是安庆黄梅戏传统经典剧目,由剧作家陆洪非根据老艺人胡玉庭之口述改编而成。故事写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第七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与董结为夫妇百日后,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包括还了解到严凤英饰演丫环的《丫环挂帅》作品。严凤英演出的第一个黄梅戏曲目叫《二龙山》,在戏中她虽然扮演的是一个小丫鬟的角色,但虽然仍然得到了很多较好喝彩。严凤英对自己的处女作非常满意。包括她还有过背井离乡,边走边唱的经历,最终遭人迫害,仅38岁。严凤英在坎坷伟大的艺术道路上创造了辉煌的一笔。博采众长的严凤英在黄梅戏的演绎中也融入了京剧,昆曲等唱腔,使传统黄梅戏融入了新的元素,在观众听来更新鲜更韵味,也更好听。严凤英自创的“严派”唱法受到了广大戏迷的喜爱,田汉称她为黄梅戏界的梅兰芳。
正是由于严凤英的大力推广和传唱,使得黄梅戏能够进入群众中间,被大家广泛恶的认可和接受。《天仙配》,《女驸马》所有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都是由严凤英开始的演绎而广为熟知和传唱的,严凤英在推广黄梅戏上的贡献无疑是最突出的。
严凤英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无法被复制,她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在中华戏曲的浩渺天空中熠熠生辉。
此次例会,对新学期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干事的工作做了规划,增强了干事们的责任心。(通讯员:师海荣)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24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进深山穿密林,寻虫迹扼病害
- 外来物种入侵事关国家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
- 社会实践活动 08-24
- 参与蓝色循环,探索生命循环
- 6月28日,台州学院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詹杰勋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椒江中心渔港的“海洋云仓”船舶污染
- 社会实践活动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