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电力央企,放飞凌云之志——电气学院组织开展第三期“凌云计划”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实效,引导研究生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主动赴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电气工程学院以牵头成立重要国企央企就业战略指导平台为契机,依靠专业学科力量,在重点电力企业建立“凌云计划”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自2020年起, 学院先后与中国南方电网、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紧密 合作,搭建社会实践和就业实习平台引导学生建功电力央企,放飞凌云之志
2022年7月至8月,电气工程学院继续组织 开展 期“ 凌云 计划”赴重点电力企业社会实践活动,共选派来自六个院系的59名学生奔赴中国南方电网科研院、能源院和数字电网集团以及国网宁波、绍兴、湖州和嘉兴供电公司的48个部门实践锻炼。实践期间,团队成员组织和参与党团建设活动20余场,深度参与实践单位科研生产项目30余项,筹备和参加各类项目会议70余次,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用奋斗传承红色精神。
 
01、心怀国之大者:参与我国“双碳”战略的宏大叙事 
当前,能源电力发展面临着保障安全可靠供应、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型电力系统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新型电力系统的新特征、新变化,对电网数字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 “凌云计划”团队成员针对“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研究。
深入调研,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因“双碳”而诞生,为“双碳”而助力,在这里实践的程兰同学协助撰写了研究报告,对典型国家或地区碳达峰前后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消费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深入剖析我国能源政策转变的深层次原因。宗星辰等5位同学在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实践,期间主要参与了湖州市“双碳”举措调研课题,从政企联动规划、生产生活需求及清洁能源接入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湖州市“生态+电力”创新活动、绿色岸电、农光互补特色产业等先进举措。在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实践的郭凯杰等5名同学参与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课题调研,对嘉兴地区分布式光伏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五个方面展开撰写了调研报告。在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实践的郑晏、王瑞、赵梦圆等11名同学,采用了资料调研法和访谈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潜心研究,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李斯迅、崔家华同学对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调研,并前往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的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室协助使用matlab绘制配电网络模型。于鹤洋、籍雯媗同学针对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大幅增加给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带来高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问题,研究以数据驱动方式解决的可能性,并形成研究报告;刘硕同学参与多时空尺度下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协同优化课题,撰写和修改课题综述报告;刘睿捷同学参与了南网科研院配电所“面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中压头型配电网分群规划技术”的课题,探索了新能源渗透率提高后配电网的新型拓扑形态,并研究了基于软开关的配电网“群内自治、群间互济”柔性配电网规划技术;许可涵同学前往南网科研院直流所,对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输电与并网方式进行了研究,参与确定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的运行频率,为未来海上风电经柔性低频输电送出提供频率参考。
在参与我国“双碳”战略的宏大叙事中,同学们 面向电力主战场,聚焦新能源发展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决策,从绿色能源革命、低碳科技革命、低碳政策体系等领域入手开展调查研究,开拓了格局视野,进一步坚定了未来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的就业志向。
 
02、 深入工作一线 从“象牙塔”到“练兵场”
为更好地回应学生切实需求, 凌云计划 ”立足 学生就业实际 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与电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深化专业知识应用,从校园的“象牙塔”,来到实际的“练兵场”,更好地聚焦学科人才培养目标。
电网研究院的工作日常是什么样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投身于南网科研院、能源院和数字电网集团的工作中去。在部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南网能源院分队成员参与能源战略政策、电力改革、新能源发展、电网规划、技术经济、数字经济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南网数字电网集团分队成员深入研发中心和数字企业分公司,参与电流传感器和电力系统终端的设计、电力营销移动作业平台和电力调度AI大赛的内测,助力数字化转型;南网科研院分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院的软件调试、专题调研、线上会议等。在一个月实习中,同学们对电网研究院工作内容的认知也从虚幻的想象逐渐变成了落在实处的体验实践。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传统供电公司的工作范围涉及哪些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投身于国网嘉兴、宁波、绍兴和湖州供电公司的工作中去。在部门前辈的指导和帮助下,国网宁波分队成员前往海曙分公司文昌中心营业厅学习,了解国网在营销侧的业务范围,并前往前洋智能变电站调研,学习传统变电站和新型GIS变电站的区别;国网绍兴分队成员深入各个岗位进行锻炼,内容涵盖覆盖“十四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调整、多类型储能聚合及控制技术、“数字化+储能”生态体系构建、电网谐波提取与逆变发电技术、电力系统运行仿真等多个领域;国网嘉兴分队成员根据各部门工作内容进行项目案例学习,针对能源信息,编制能源报告,同时深入现场进行项目调研,参与项目评审环节;国网湖州分队成员参加安全规范培训和轮岗实习,并克服湖州电网规模较大、下辖变电站数量众多、保护装置种类多样等困难,顺利完成继电保护科室安排的保护整定单梳理任务。通过企业实践,同学们深入感受企业工作氛围,参与到工程现场实践,提高了专业技能,开阔了眼界,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实践历程,成员们的工作内容有现场出差调研、研究报告撰写、软件仿真实验、文献政策搜集整理、团队讨论、软件编程等多种形式。实践团成员们不仅 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 磨练 自身专业能力 拓展 学科视野,更直观感受了企业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为将来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03、 坚定理想信念 于学习活动中提升德行修养
在专业实践之余,实践团成员也积极开展了溯源党的历史、学习党的理论、寻根电力发展、寻访优秀榜样和联合党日共建等 一系列红色文化学习活动,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德行修养。
为溯源党的历史,国网绍兴分队成员在“鲁迅故里”与“周恩来祖居”涵养爱国情,嘉兴分队成员前往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南网能源院和科研院分队成员一同前往辛亥革命纪念馆,在革命圣地中感悟红色真理,树立红色理想,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辈遗志。 为学习党的理论,实践团湖州分队成员前往安吉余村开展学习调研,了解了余村实现从采山开矿到生态利民这一历史跨越的过程,深切体会了“两山”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实现意义。 寻根电力发展,实践团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国网宁波、绍兴、湖州、嘉兴供电公司企业文化、电网新闻素材与红色景点参观等多个角度,回顾建党百年来电力人为中国能源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代脱贫攻坚所做出的贡献。期间,实践团还采访了企业劳动模范和多位浙大优秀校友。
实践团在各个实践单位分别成立临时党支部,积极与所在实践单位取得联系, 联合开展党日活动和团日活动。国网嘉兴分队来到国家电网嘉兴电力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示范基地,开展“红船精神,电力传承”主题党日活动。南网能源院分队临时党支部与能源发展研究院技术经济中心党支部开展联合党日活动,一同学习企业数字化转型理念及探月精神。南网数字集团分队临时党支部成员参与了数字研发中心人工智能组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党小组会议,一同学习了国企先进精神和在昆柳龙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勇于变革、乐于奉献”的南网精神。浙江省团校刘东海老师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争当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为嘉兴分队成员讲授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团课,团课中以一场沉浸式情景剧《王会悟》,展示了王会悟的传奇经历,让成员们认识了这位中共一大会议胜利召开的幕后功臣。在电力企业实践期间的红色文化学习活动,加深了实践团与各个实践单位的交流,更提升了同学们的德性修养, 激励同学们树立起红色理想,将自身的职业规划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个月的实践时光短暂,但对于同学们的影响是深刻的。作为即将走出校门承担国家建设重任的学子们,在磨练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了踏实肯干、爱国敬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更加 坚定了“建功国企央企,放飞凌云之志”的信心和决心。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才能将红色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9-01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一面旗帜,一生坚守
  • 近日,中国青瓷学院“一面旗帜,一生坚守”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遂昌县大柘镇泉湖寺,通过走访慰问朱宗鹤老人,延续传播红色革命精神,
  • 社会实践活动 09-01
  • 西农学子三下乡:星罗燎原,重游红色故土
  • 夏日支教行,星火筑童心
  • 夏日支教行,星火筑童心
  • 为了响应祖国对乡村教育的重大战略,2022年8月30日湖北医药学院星火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区六里坪镇的蒿口小
  • 社会实践活动 08-3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