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团队名称:众志达
实践地点:各成员所在地基层组织
起止时间:2023年1月7日至1月15日
实践内容:深入人民群众,体会基层工作
二、实践过程
第一部分 走访群众整理资料
2023年1月,该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沙众村和重庆巴南区麻柳社区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等工作体验。
在沙众村,团队成员表明来意后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接待。团队成员详细询问了村民家庭、工作和生活情况等。并了解到在过去几年,沙众村农产品的销路更广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村子里的道路也在不断修缮,更平坦更宽阔了,再也不用担心阴雨天私家车进出村困难了。
与此同时,部分成员则在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政府进行了乡村低保资料整理的工作。看似简单的工作,在亲自体会以后,才知晓其中的艰辛。上千份的资料筛选,核对,并且要求准确无误,让我们对基层工作的艰辛有了最直观的体会。
第二部分 团队感悟分享
线下体验结束以后,团队成员通过线上的方式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并以文字的形式将感受呈现出来。
以下为团队成员的感受(以姓氏首字母排序)
孟艺华
我在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运乔嘉园社区做志愿服务。今天在社区人员的带领下实地感受到了当今社区太多的变化。停车位紧张问题得到缓解,增加多处绿化,楼道环境得到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在社区人员的带领下,我亲身感受了他们的每日工作,除了铲除小广告和清扫楼道垃圾之外,还需要不定时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小问题,仅仅干了半天,我就有些体力不支。向社区工作者们致敬!
汪旭辉
我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做乡村发展调查,我采访了很多老人了解了很多乡村近十几年的变化,通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老人们的阐述我得知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乡村正在一步步强起来富起来,乡村振兴确实一直在路上,农民的日子确实一天天在变好。
王昊蓥
这次活动让我理解了没有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这句话的意义。早在十七大和十八大就分别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而在当今,振兴乡村,作为大学生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去帮助乡村改善生活环境,提升文化水平、提高人均收入,带动乡村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王宇驰
我在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政府做乡村低保资料整理,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十分费时费力,12个村有上千份资料,我得一份一份筛出来并装入档案。这次社会实践我感悟颇深,乡村振兴是个大事业,得靠众人一起努力,作为南航学子的我们也得为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紫骏
人才是社会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大学生则是人才当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学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质和能力还是值得信赖的。很多农村地区,长年难以摆脱贫困。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近日,一篇名为《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文章更是旗帜鲜明表达了大学生应该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促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文彪
我在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下集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正进行农村土地使用情况和闲置宅基地统计工作,如今农村居民生活日益改善,许多农田被废弃,在新时期我们可以寻找其他经济效率更高的方式,利用闲置的农村土地实现价值。
郗嘉铭
我在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大宁山庄社区做乡村春节活动宣传部的现场布置,为乡村的春节添火助力。其中我参与了其中的写春联活动,在丰富乡村活动的同时,也让群众们感受到如今乡村振兴下的积极氛围和崭新的生活面貌。作为南航学子的我们也因为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正旸
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振头村做乡村发展变化的调查,村子跟上一次我见到的景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住宅和街道早已经焕然一新,经过采访调查我了解到乡村这几年一直在飞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帮助下村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也在逐渐提升,农村的精神面貌早已脱离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国家一直在致力于帮助乡村发展,村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精彩。
第三部分 青年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推动和鼓励优秀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去,不仅是对大学生扎根基层的锻炼,更是振兴农村的需要。
大学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先锋队。目前,农村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链需要延伸,品牌建设需要加强。因此,加快推进农村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青”,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近几年来,在中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号召下,各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大学生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有力的贡献,成为一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生力量。
大学生是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力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在广大农村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大学生帮助农民群众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弘扬新风,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
大学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传承人。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村是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振兴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大学生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以基层组织为依托,以利好政策为保障,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使先进思想文化在偏远乡村遍地开花,并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真正做到文化传播的“火炬手”,成为乡村文化传承的“助推器”。
三、实践总结
振兴乡村,作为大学生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去帮助乡村改善生活环境,提升文化水平、提高人均收入,带动乡村与时俱进,向前发展。而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就以此为目标,团队各成员深入基层了解了情况,体验了基层工作,对基层人民群众生活有了直观且深刻的体会。
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就是大学生追逐理想最好的实践基地,在这里经风雨、历磨难,才能更好地长才干、知国情、解民意、促发展。大学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未来一定会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奋力谱写着有力的新时代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