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赴后沟古村考察当地古建筑

作者:王雅婧 来源:王雅婧
2023年7月7日,长安大学赴山西晋中“深化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山西晋中榆次后沟古村景区展开调研。后沟古村被誉为“”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后沟民居建筑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其特点是依涯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参差别致。遥相呼应的石窑、土窑、砖窑、明券窑、土挖窑、独体窑、里外窑等,形成了后沟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景。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后沟古村的窑洞建筑,深刻领略到了古人的建筑智慧。
 

图为后沟古村窑洞建筑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窑洞内部
后沟古村除黄土高原窑洞建筑外,还坐落着很多千年庙宇,神庙系统相当完善,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村落共建庙13座,神塑18尊,观音庙、真武庙、关帝庙、文昌阁、魁星楼、河神庙、山神庙等神庙依风水而建,按方位而立,将佛教、道教、儒教囊括为一统,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这些庙宇。说到系统,还不止于此。整个山村的生活都能独立配套自成体系、自给自足,是古代农耕文明的典范。村内有独立的磨房和油坊,并存有一处醋坊的遗址。村中有铁匠和木匠,开窑造屋能手辈出。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庙宇

图为后沟古村木匠遗迹
村中的排水系统引得古今赞叹,各户的分道通向总道,在大山里串流,然后下泄河中。为了防止雨水冲毁山道或积水淹垮山体,引发塌方,山村处处可见疏导雨水的明渠。最高的排水沟竟在山顶之上。明渠的水汇入暗道,在引流雨水的同时兼济冲洗暗道,排除淤塞。如此智慧的工程,不由令后人对后沟村的历史文明心怀崇敬。

图为后沟古村排水系统
行走于村间,富足和闲适的气氛弥漫着这古老的山村。人在后沟,若有领悟:所谓桃源,既非镜花水月,亦非野鹤闲云。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深刻领悟到了古建筑的魅力,以及古人的建筑智慧,此行收获颇丰。

图为实践队员在后沟古村合影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7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携手低碳生活 共创绿色家园
  • 携手低碳生活 共创绿色家园
  • 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俭、绿色低碳生活的社会风气,7月14日,聊城大学药学院星火传递社会
  • 社会实践活动 07-17
  • 湖工商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初心
  • 光影百态灵活现,皮影传承勇当先
  • 寻古墟重现文明光辉,访群众赓续红色之火
  • 以锐意进取助力乡村振兴
  • 以锐意进取助力乡村振兴
  • 7月14日上午,为了解黄桃种植情况、商业模式、收入水平等信息,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达人学社2023赴炎陵一中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石
  • 社会实践活动 07-16
  • 与大别山同频共振:安徽师大的红色探寻之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