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三下乡:述往事,思来者

作者:刘易函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博物馆是连接人与物的纽带,是衔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了更深入了解晋中市人文历史,2023年7月8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实践团前往山西省晋中市博物馆参观学习。

    晋中市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集晋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融现代展示宣传娱悦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文化平台,是晋中市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是近年来山西省新建现代化博物馆的重要构成。

晋中博物馆第一部分以”岁月风采”为主题,通过梳理晋中历史文献、出土文物、地方民俗风情,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主线,展示了晋中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人文精神。

这一部分介绍了晋商一步步崛起的历史。重点打造了“天下晋商第一街”及“万里茶海第一路”,天下晋商第一街以平遥古城西大街为原型,彰显晋中“现代金融鼻祖”的历史地位。万里茶海第一路,则把清代初期,榆次常家为代表的晋中商人,开辟了继丝绸之路之后的又一条国际商路的历史史实用多媒体重现。

除此之外,原景复原的晋商一条街,更让人叹为观止。短短的一条小街,浓缩了晋商的辉煌过往,既有做酒的杏花村、做当铺的协同庆、做绸缎的义元生,还有我们著名的日升昌以及各种市楼和牌楼,在这里还复原了当年人们耳熟能详的磨剪子戗菜刀、剃头挑子、吹糖人等行当。走在这条仿古街上,仿佛回到了百年以前晋商的辉煌时代。

这里包括了旧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春秋两汉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六个部分。其中,以唐宋时期的猫儿岭墓群最为出名。这里不仅展出了榆次区猫儿岭墓群出土的唐代陶塔,还展出了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当年石塔塔身回归国家,轰动一时。邓峪石塔位于山西省榆社县邓峪村,雕刻于唐开元八年,高3.2米,原作自下而上,有底座、塔身、塔檐、塔刹四部分套合而成,对研究唐代佛教艺术与雕刻艺术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965年公布为首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到了1996年和1998年,塔刹和塔身先后被盗,塔刹至今失踪。塔身辗转流入台湾后,有私人藏家捐赠给中台禅寺,中台禅寺开山方丈释惟觉长老得知石塔来自山西后,于2017年4月进行了捐赠返还。佛塔四面分别展示了四种不同的佛,雕刻精美,艺术造诣极高。

记录历史,才能更好地观照未来。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从文物展览中寻找前人与来者的心灵沟通,正是博物馆独具的功能和特殊的魅力。博物馆为晋中市文物与资料有一个集中展示的保存,晋中博物馆方便国内外民众认识了解山西晋中历史文化和晋商历史文化的多姿多彩的丰富历史文化。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与记录者,通过展陈的每一件文物,告诉我们曾经发生的故事,其最大的文化价值是文化交流和连接。

“述往事,思来者”。青年与历史,二者的关系既浅显又复杂。将青年与历史放置于一处而论之,这注定是一个沉重而又激扬的话题。青年必须从历史中走来,又终归走向历史的沧桑;历史是青年逐步成长的宏大客观背景,又尚需青年的深度参与和积极创造方能通达更为辽远的深邃。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的贡献造就着青年,青年的奉献成就着历史。正是青年与历史的永恒交融和相互激荡,推促着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地演绎着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7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集美大学诚毅学子赴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开展志愿服务
  • 长安大学三下乡:述往事,思来者
  • 博物馆是连接人与物的纽带,是衔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了更深入了解晋中市人文历史,2023年7月8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实践团前往山西省
  • 社会实践活动 07-17
  • 华北理工学子三下乡:助力美丽乡村,我们在行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