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农耕文化,促进精神建设

作者:张文扬 来源:生环青协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拔草行动则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它有助于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农耕文化和拔草行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土地、自然和生命的尊重。7月4日10:00,巢湖学院“我是小农人”农耕文化宣传团到达本次活动的第三站:巢湖市半汤街道战前村。
(1)战前村农田除草
       团队首先来到的地点是半汤街道的战前村居委会,接待我们的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接着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前往战前村相关的田地,沿路上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最近几年村民的粮食收成情况还有一些先进技术的引进情况。到达目的地后,团队成员即刻开始了拔草行动,虽然没有多少辅助工具,但是团队成员通过自己的双手也是拔除了不少杂草。这一过程,团队成员必须得区别清楚农作物与杂草的区别,所以工作时也十分严谨。
在农耕文化中,人们注重耕作的细节和技巧,传承了一种亲近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拔草行动中。拔草不仅是为了保护农作物,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它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珍视农耕文化,通过发扬光大和创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同时,应该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保护好土地和自然环境,尊重和爱护生命,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耕文化和拔草行动不仅代表了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在现代社会,需要重新审视和认识这些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价值。同时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更加环保、高效、科技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好土地和自然环境,让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到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2)战前村问卷调查活动
        7月5日下午2点,细雨绵绵,田野葱葱郁郁。踏着满是泥水的淤泥道路,团队成员来到了战前村村委会,在与负责人对接后,团队成员进入了村庄内。“咚咚咚”,随着一声声的敲门声,团队成员看到了朴实的村民们,村民们热情的欢迎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主动引进家中。落座后,团队成员根据问卷的内容向他们询问调查,村民们积极回答,并讲述了当前在农村的一些农作物耕种和收成情况,志愿者及时记录。在与农民伯伯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更好地贴切当前农民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弘扬农耕文化。最后,团队成员与村民们合影留念并挥手告别。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1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传承农耕文化,促进精神建设
  • 推动产学研创新融合,提升新区高质量发展----西交
  • 青春陇上行,弘扬辣椒情
  • 青春陇上行,弘扬辣椒情
  • 为了了解甘谷的辣椒,兰州理工大学“甘谷陇上椒,同筑百年乡村梦”实践团到大甘肃省甘谷县的两个辣椒基地进行调查,并为弘扬陇上椒献出
  • 社会实践活动 08-21
  • 河海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生态河湖
  • 激活土地流转新引擎,助力增收致富发展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