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立德有形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什么是好的教育?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是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另外的生命个体。炎陵一中的政治老师罗建英三十余年来一直坚守一线教育岗位,即使已经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考虑到学校政治老师人手缺乏,仍然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返聘,继续坚持高一年级6个班级的艰巨教学任务;即使是在没有空调、狭窄闷热的小教室中,仍能耐心细致地一遍遍讲解晦涩的知识点;尽管共计教导6个班级,327名学生,依然愿意去一个个记住每一位同学独一无二的姓名与个性,珍惜与同学的一份缘。
图为罗建英老师正在进行课堂教学 通讯员 谭建颖 摄
欢送仪式寄深情 浓浓深情暖人心
“战歌声中铸丹心,桃李飘香万树春。”
达人学社三下乡队伍到达炎陵一中的第一天就仔细了解了炎陵一中各教师的情况,听说诲人不倦的罗建英老师即将退休,我们偷偷联系了2208班的同学们精心筹备了一场秘密欢送仪式——
7月7日,是高一年级召开全体教师大会的日子,也是罗老师在学校上课的最后一天了。趁着办公室没有老师的绝佳时机,我们召集了2208班的同学们到办公室开始谋划,到底要如何安排呢?
跳舞?会跳舞的同学只会新宝岛、鬼步舞诸如此类的滑稽舞步,逗得办公室的大家捧腹一波后,被批驳与送别的温情氛围不符合,还是得另谋出路。
送花束?计划赶不上变化,周围的花店不同于市区,早早关门了,过去买花的队员吃了个闭门羹,怏怏而归。
缺乏跳舞这样的大场面和花束这一仪式标准配置,我们的欢送会还能顺利开展吗?
尽管出师不利,但大家决心给老师带来盛大的欢送仪式的热情战胜了刚开始小小的气馁。肖佩瑶同学第一个站出来展示自己清透纯净的歌声,那是一首黄丽玲的抒情歌曲《天若有情》,尽管带着些许紧张,但是微微颤抖的声音掩盖不住真挚的情感。
图为肖佩瑶同学正在办公室排练歌曲 通讯员 虞雅婷 摄
有了第一个开嗓的“勇士”,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接下来的节目排练一帆风顺,还有外援2213班的“吉他手”献上吉他弹唱。
图为王超同学在进行吉他弹唱 通讯员 岳睿敏 摄
既然没有花束,那就献上我们花束般的热情,一声令下,2208班的同学纷纷拿出自己精美的明信片、贺卡,或者仅仅是从本子上匆匆撕下的不规则一角,写下自己对于老师的心里话和满满的感恩爱戴之情。
图为戴志华同学写给老师的贴纸 通讯员 岳睿敏 摄
芳华不老 岁月留香
“相别日渐长,师恩永难忘。”
“叮铃铃……”终于,罗老师最后一堂晚自习的上课铃声照常响起,也奏响了欢送仪式的赞歌。罗老师一踏入教室就明显感受到了所有人齐刷刷的视线和班级奇异激动的氛围,调笑道:“今天怎么这么兴奋?”
班长戴志华见机立马起立,开始大声读出对罗老师的祝词“ 感谢您,敬爱的罗老师,祝您退休快乐!”同学们也大声喊出“罗老师辛苦了!”尽管声音参差不齐,但是每个人都是同样的赤诚真挚,他们逐一上台给罗老师递上自己亲手写下的祝福。
图为2208班同学依次给罗建英老师献上祝福语 通讯员 李溢莹 摄
而罗老师早已在班长站起来的时候就已热泪盈眶,看着同学们害羞地递上给老师的悄悄话,更是直接挥泪当场。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现场大家完全忘记了彩排的顺序,情之所致,心之所衷,还没等其他同学反应过来 ,凌其航同学一马当先,蹭地站了起来,给老师唱了一首薛之谦的《天外来物》,并断断续续地回顾了与老师的相处过往,难得学会反思自己过去的调皮捣蛋,边挠头边自责到给老师惹了不少麻烦。
图为凌其航同学的发言 通讯员 岳睿敏 摄
后面的同学们都开始自发起立发言,倾吐衷肠。而罗老师只是哽咽着摇头,比泪水更耀眼的是嘴角欣慰的笑容。情感比语言更响亮,罗老师只是笑着和每一位同学握手拥抱并签名。
图为罗建英老师与同学逐一握手 通讯员 岳睿敏 摄
最后,肖佩瑶同学献唱了一首动人的《纪念》,为此次欢送仪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只想要拉住流年,好好的说声再见
遗憾感谢都回不去昨天,我只想铭记这瞬间
我们一起走过的光年,到达约定好的地点
我只想要拉住流年,好好的说声再见
在心中刻下你们的笑脸,当流星划过天边,许下我们的心愿
让现在成为永远,永远永远
图为肖佩瑶同学结束演唱 通讯员 岳睿敏 摄
很多没来得及说出口的道别,很多不知不觉间最后一面的相见都是保留在记忆片段中最清晰的画面。也许同学们还没经历过太多离别,也不曾意识到每一次看似平常的分别可能都是今生的最后一次的相聚,庆幸的是,这一次能将心底的话全都说出来,也就能够不留遗憾的,带着这份记忆与感动,继续坚定昂扬地向前走去。
图为2208班欢送仪式结束大合影 通讯员 刘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