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为乡村振兴注入时代力量

作者:徐方含笑 来源:“石榴花开,籽籽连心”支教实践队
     7月16号“石榴花开,籽籽连心”支教实践队来到了南浔和孚镇,将在这里开始他们为期两周的支教。前三天应当地政府的需求,实践队来到了和孚镇民政局,帮忙补办结婚照登记。服务的过程中他们用心服务群众,积极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在过程中实践队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对方言的不了解,服务人群主要以当地中老年人为主,大多数在50岁及以上。面对语言上的困难,实践队积极地与他们交流,及时与当地工作人员配合,提高工作的效率,也顺利的解决了问题,给前来办证的每一对夫妇一个很好的服务体验感受。他们对实践队的评价也颇高。
     实践队还准备了许多节生动有意义的支教课堂。第一天他们为小朋友带来了水文化的知识宣讲。“水”是什么,水是万物之源,对生命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它的独特性。他们寓教于乐,生动形象地向小朋友们将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其中大禹治水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深深地启发了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也积极地将他们的所听所感表达出来,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课堂。同时,实践队将水元素融入游戏当中,设计了水文化词语接龙的小游戏,小朋友们积极地参与其中,每个小朋友也都将脑海中有关水的成语接二连三的说了出来,“水滴石穿”“五湖四海”“水落石出”等等。课堂氛围和谐快乐。这节课不仅更好地传播了水文化,小朋友们也得到了快乐与成长。“和谐”唱响生命之歌,“文明”点燃心灵之窗,在实践队成员们的细心引导下,小朋友们绘制出抵制校园暴力的手抄报,小朋友们画出了自己对校园暴力的理解,思考了应对方法,要勇于对校园暴力说“不”,及时向他人寻求帮助。“溺水时最重要的是自己”,消防人员也来到了课堂之中讲述了溺水时保护自身为先的第一原则,通过这堂课,小朋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溺水相关方面的知识,也明白了保护好自己的重要性。
      除了水利知识的宣讲,实践队还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水文化绘画。一笔一画下是孩子们眼中的水世界。有的小朋友画出了小溪、河流,有象征着节水的水龙头、还有的画了大海,用颜料与画笔装饰了朴素的画扇。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浙江水利水电支教实践队的加入,让小朋友们暑假收获了不一样的知识与快乐。支教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支教,增加了实践队的每一位成员人生体验,也获得了成就感,而小朋友们则是通过支教得到了一扇看向外面世界的窗。再之后,实践队为小朋友们带来关于水的净化的实验动手操作课程,实践团一一为小朋友们介绍仪器和操作步骤,小朋友们积极与我们互动和问问题,最后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了自己的那份净水装置,成功将污水净化成干净的水。
      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成为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实践团开展了主题为民族团结的课堂,上课主要内容是感受民族风采,什么是民族团结,听民族故事楷模,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六个好”国家政策以及民族团结问答。同学们都听的很认真,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周围的民族团结小故事。
      实践团成员们还来到了早教的课堂,为那里的小孩子们上了两节早教课。实践团成员们让每个小孩子都先做了自我介绍,既增加了相互之间的熟悉度,也锻炼了小孩子们。接下来,实践团的成员们给小朋友们读了狼来了的绘本故事,告诉了他们要诚实,不要欺骗他人的道理。运动也必不可少,“大家一起做运动”,实践团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了手指操。最后一个环节,实践团就交给小朋友们来发挥了,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小熊填上了色彩。每个小朋友都有了属于自己成果的一份精彩作品。
团队成员徐方含笑表示“在支教课程进展中,我学会与小朋友交流、学会课程设计和流程推进,也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更重要的我们的支教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我们青春的时代力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31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以青春为乡村振兴注入时代力量
  • 以青春为乡村振兴注入时代力量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石榴花开,籽籽连心”支教实践队7月16-26日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传播青年学子的爱心,为那里当地的小朋友们
  • 大学社会实践 07-3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