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蒲松龄故居,感悟聊斋的文化
作者:“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
来源:“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
2024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正式开展了本次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小队成员围绕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实践主题,实践小队成员来到了山东淄博淄川区,对蒲松龄故居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究。
山东淄博蒲松龄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是为纪念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而设立的文化名人纪念馆。
山东淄博蒲松龄纪念馆是在蒲松龄故居基础上于一九八零年建立的。拥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陈列体系完备、展览内容丰富。蒲松龄纪念馆也先后获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青年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实践小队成员通过查阅网络相关资料,了解到蒲松龄故居的历史经历和变迁,
山东淄博蒲松龄纪念馆的前身是蒲松龄故居。蒲松龄故居坐落在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蒲松龄去世后,一直由其后人居住。抗日战争期间,故居毁于日军战火,仅剩残垣四堵,故居曾在1938年遭日本侵略军焚毁,蒲松龄九世孙蒲文魁弃家出走东北。济南解放后,国家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非常重视蒲松龄故居及其文物的保护工作,派员了解蒲松龄故居及墓园损毁情况,1953年春,山东省文联、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了搜集整理蒲松龄著作的机构,在省文联主席王统照、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王献唐等同志的领导下,派陶钝、路大荒等人前往淄川蒲家庄做有关调查,征集蒲松龄著作版本、手稿、佚文和有关遗物。蒲松龄先生画像就是在这次调查中,由先生次子蒲后人、蒲松龄八世孙蒲人稿之子蒲英谭捐献。蒲松龄故居经数次考察、论证,确立了遗址,并于当年夏,由当地政府拨款动工修复蒲松龄故居和墓地碑亭。

蒲松龄纪念馆拥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以聊斋为主题,向外辐射,院落门庭,错落有致。

通过对蒲松龄故居的访问,队员了解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队员不仅可以了解到蒲松龄的文学成就,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文化素养,其中的建筑特点让队员联想到《聊斋志异》中的奇异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撰稿人:郭峥凯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队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4-02-03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致富道路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 大学社会实践 02-03
- 感绒绣之华美,寻文化创新路
-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话”古今实践团前往烟台市所城里的绒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开展实践。
- 大学社会实践 02-03
- 河海学子三下乡:涓涓细流,下自成蹊
- 河海学子扬帆起航,青春激情燃烧梦想。在学术海洋中探索无涯,文艺舞台展现才情。体育竞赛彰显拼搏精神,志愿服务贡献社会。这段视频带
- 大学社会实践 02-03
- 关爱老人 温暖社会
- 寒冬腊月,吾心似火。为践行雷锋精神和弘扬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花蕾”实践团于2024年1月10日--1月15日来到山
- 大学社会实践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