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童心·筑梦未来”暑期实践活动(第三期)成功开展
为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职责使命,在社会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西华大学
“儿童筑梦家”社会实践团队在四川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兴隆湖社区
开展“点亮童心·筑梦未来”暑期实践活动。
“点亮童心·筑梦未来”暑期实践活动旨在解决兴隆湖社区双职工家庭暑期子女教育及看护现实问题,充实和丰富儿童假期生活。本次活动由“儿童筑梦家”社会实践团队精心策划与组织,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一个难忘的假期,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点亮童心·筑梦未来”暑期实践活动共开展三期,每期五天,上午主要进行作业辅导,下午开展兴趣益智类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期。2024年7月29日至8月2日,“儿童筑梦家”社会实践团队在蜂巢直播基地开展了第三期暑期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作业辅导、体育锻炼、科技科普、家风家训、体验活动等。
不负时光,“食”刻相伴--寿司制作活动
2024年7月29日上午,“儿童筑梦家”社会实践团队为参加第三期暑期实践活动的小朋友们举办了温馨的开班仪式,细致的讲解了暑期实践活动相关安排及注意事项。随后,团队成员帮助小朋友们进行作业辅导,查漏补缺。
寿司是小朋友们都喜爱的一种食物,它不仅能给人体提供许多营养,还能补充许多微量元素。7月29日下午,在专业老师及团队成员的指导和协助下,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制作了寿司。在制作过程中,小朋友们互相帮助,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寿司制作活动不仅丰富了小朋友们的暑期生活,培养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创造力,同时培养了小朋友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追梦前行,快乐起航--航模制作活动
为增强小朋友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创造能力,推动小朋友们对航空航天知识有更全面、更具体的了解和认识。7月30日上午,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制作了精美的手工航模。
活动伊始,老师用亲和有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飞机的起飞原理、深奥神秘的科学知识。随后,小朋友们纷纷投入到制作中,开动脑筋、认真钻研,经过仔细钻研,一个个零部件在小朋友的手中变成了一架架造型别致、神气活现的飞机模型。
此次航模制作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飞行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了他们对科技及科普知识的兴趣。
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我行--书籍阅读活动
为了培养小朋友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朋友们对读书的兴趣和阅读的专注力,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7月30日下午,团队成员们班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在阅读后积极发言,纷纷把妙趣横生而又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分享出来,形成浓郁的阅读气氛。
本次阅读活动,培养了小朋友们爱惜图书、热爱阅读的良好意识,丰富了小朋友们的文化生活,激发了大家的读书热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童心绘幸福,传承好家风
--
手工制作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是一代有一代人健康成长的基石。为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引导小朋友们传承优良家风,7月31日下午,开展了“童心绘幸福,传承好家风”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利用各种材料,如彩纸、画笔等,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训展示板。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的绘画技巧、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还深入了解了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家庭教育的正能量。
童舟共济,共渡前行--划船体验活动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为磨炼小朋友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8月1日下午,在兴隆湖社区的支持下,小朋友们在兴隆湖进行水上划船活动。
活动伊始,小朋友们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随后,在领队和教练的带领下,大家有序穿好救生衣,小朋友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切准备就绪后,小朋友们两人一组,配合默契地划着船,在湖上畅游。
通过此次活动,小朋友们不仅沉浸式体验了一把皮划艇项目的乐趣,充分感受到了水上运动的魅力,而且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挥洒汗水,“羽”乐无穷--羽毛球体验活动
羽毛球运动对于儿童来说是一项十分有益于健康成长的运动,能够帮助小朋友们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8月2日下午,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到辖区体育场馆开展了挥洒汗水,“羽”乐无穷--羽毛球体验活动。
教练们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孩子进行分组教学,从基础的握拍、挥拍到有针对性的技术动作指导,孩子们享受其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此次羽毛球体验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运动的魅力和乐趣,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至此,“点亮童心·筑梦未来”第三期暑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小朋友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收获满满,期待未来能够继续参加这种有趣的暑期活动。
作者: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来源: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