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山东大学法学院“寻根问源,百廿印记”实践团队赴湖南湘西和山东菏泽开展校史宣讲

发布时间:2024-08-14     阅读

2024年8月,山东大学法学院“寻根问源,百廿印记”实践团队成员张杜港、李鑫意同学前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踏梯村和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周楼小学两地开展支教活动,面向当地中小学生进行山东大学校史宣传。两位同学围绕山大校史名人,面向湘西和菏泽当地的中小学生展开教学,以课堂形式讲述山大故事,传递山大精神。

image.jpeg

图1 团队成员正在为同学们讲述老舍与山东大学的渊源 张杜港摄

8月12日,张杜港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著名现代作家老舍,对其生平经历、主要作品进行简要介绍,讲述其与山东大学的深厚渊源。作为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先生曾应山东大学文学院聘约来到青岛,于1934年至1936年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山大期间,他撰写的散文《青岛与山大》刊登在当年的《山大年刊》上,影响深远。张杜港同学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名作《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推荐大家课后仔细阅读,体悟其反映出的旧社会黑暗现实,品味老舍先生对文化、民族与时代的关注。

image.jpeg

图2 团队成员正在为同学们讲解闻一多事迹 李鑫意摄

8月13日,李鑫意同学围绕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展开教学,她向同学们展示了闻一多在山东大学的任教始末、与山大师生的相处故事以及其主要著作。1930年8月,闻一多先生应杨振声校长的邀请,来到山东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期间,他奠定了其《诗经》研究的基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山大人,如破格录取了著名诗人臧克家。任教之余,他还在校史上留下了“酒中八仙”的美誉。

image.jpeg

图3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校史名人的有趣故事 李鑫意摄

通过山大校史课程的讲授,当地同学对闻一多、老舍等山大名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山大“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深有感触。成员探索采用支教方式传承山大历史、传递山大故事、发扬山大精神,以校史文化不断提高山东大学的影响力,未来,团队成员将以多种方式进行校史探访,展现山大人的担当与使命!

作者:王好典

来源:山东大学法学院

作者:王好典    来源:山东大学法学院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以新青年新力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志愿服务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青年学生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在基层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
  • “启梦华夏行”支教调研实践团赴陕西进行支教调研活动
  • 相约彭水谋传承,共赴黄家筑未来
  • 相约彭水谋传承,共赴黄家筑未来
  • 为创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彭水县文化馆联合2名国家级、45名市级非遗传承人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外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
  • “启梦华夏行”支教调研实践团赴青海进行支教调研活动
  • “启梦华夏行”支教调研实践团赴河南进行支教调研活动
  • 为爱助力,引导栋梁知性成长
  • 为爱助力,引导栋梁知性成长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24年7月23日—7月25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社会实践队的一名队员,来到了自己的小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