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成群结队” 社会实践团队:探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2025-02-15 阅读:
活动筹备阶段,团队成员们高度重视,在碰头会上全身心投入准备工作。他们认真查阅海量的历史资料,深入学习党史知识,力求对革命历程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同时,精心规划实践路线,确保能够高效地走访各个重要的红色地点。此外,还细心准备拍摄工具,期望能够完整记录下这次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为后续的宣传和学习留存珍贵的素材。
一切准备就绪后,队员们怀着崇敬与期待,踏上了追寻革命记忆的征程。他们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先后前往大安市档案馆、八一起义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和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这些地方就像一座座红色的灯塔,照亮了队员们对革命历史的认知之路。在实地探访中,队员们沉浸式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从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每一个故事中,汲取着奋进的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延续。
追溯根源承薪火,回溯征程志不移
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热忱,“成群结队” 实践团队成员们奔赴吉林省大安市,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与历史记忆调研之旅。大安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这片土地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底蕴。这里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区域,无数抗日志士在此浴血奋战;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后方基地,为前线提供了坚实的物资和人力支持。
此次调研围绕 “探寻红色记忆,传承历史精神” 这一主题展开,队员们深入大安市档案馆与大安市烈士陵园。在大安市档案馆,珍贵的文献和实物展品宛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队员们通过仔细研读,梳理出大安市从古代渔猎文明逐步迈向近代农垦开发的发展脉络,对抗日解放、日伪时期行政记录等历史事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些历史资料不仅是文字和物品的记载,更是大安市人民在艰难岁月中不屈抗争的生动写照,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先辈们的坚韧与顽强。
在大安市烈士陵园,队员们庄严肃穆地参观革命英烈纪念馆,瞻仰烈士纪念雕塑。每一尊雕塑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深深触动着队员们的内心。他们向王一川烈士墓敬献鲜花,默默默哀,表达对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此外,队员们还参观了新时代楷模刘晓军墓、英烈精神文化墙以及志愿军使用过的装备。这些历史遗迹和展品,让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场景。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收获颇丰。他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深刻领悟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传承的重要意义。队员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安市的红色文化与历史记忆,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他们决心传承红色基因,让大安市红色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感染更多的人,激励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八一火种燃赤焰,红色精神耀新程
结束了在大安市的调研后,团队满怀热忱地奔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展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活动。八一起义纪念馆承载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重要见证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馆内,队员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参观。在起义部署展区,他们凝视着作战地图、先辈们的书信等珍贵文物,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精心策划起义的紧张场景,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艰难与不易。在 “打响第一枪” 展区,大型雕塑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地再现了激烈的战斗场景。那划破夜空的清脆枪响,不仅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更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崭新篇章。队员们被这震撼人心的场景所感染,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队员们还特别关注到工农运动在起义中的重要作用。在那个时期,工农群众踊跃参与到革命中来,他们为起义提供物资、情报等支持,成为起义取得成功的关键力量。这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红色基因传承展览区,队员们看到了八一起义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发展。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再到如今的新时代,八一起义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让队员们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和使命感。
此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了八一起义的历史,也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的强烈使命感。实践结束后,他们计划举办讲座,向更多的人讲述八一起义的故事和精神;制作线上资料,通过互联网的力量,让八一起义精神传播得更远更广。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八一起义精神,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雄决策护国安,勇士临危图国兴
离开南昌后,实践团来到了西安事变纪念馆。队员们依次参观了馆内设置的 “历史的转折 —— 西安事变史实陈列”“赤诚爱国无悔情 —— 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张学良公馆旧址复制陈列”“虎将雄风一世豪 —— 杨虎城生平陈列” 和 “杨虎城止园别墅复原” 五个展列部分。馆内运用了诸多现代化电子机械设备进行陈列展示,并巧妙融合浮雕、场景、模型、硅胶等传统艺法,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从长期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历史转折时期。
队员们一边认真参观馆内的照片、文件等资料,一边兴奋地讨论和交流对西安事变的理解与感受。他们从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中,看到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的坚定决心;从一份份文件中,了解到西安事变背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历史背景。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团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更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队员们也学习到了革命先驱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事迹,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安危,这种高尚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敬仰。
队员们不禁感慨: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要坚定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为国分忧,努力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时刻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团结合作,共同奋斗,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红旗扬起威风久,同心协力筑安宁
最后,实践团来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进行参观学习。这里的白墙灰瓦四合院式建筑,古朴庄重,气势非凡,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队员们先后参观了接待室、机要室、医务室、周恩来住处等旧址,详细了解到八路军办事处从 1936 年到 1946 年期间,作为 “红色堡垒”“红色兵站”“红色桥梁” 的重要历史。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八路军办事处承担着开展同一战线、输送进步青年、为前方转送战争物资、筹措抗战经费等多项重要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队员们共同追忆了中国共产党在此奋斗的峥嵘岁月,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民族解放,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随后,队员们参观了纪念国外友人的展厅,了解到白求恩等援华医生,他们不顾战火硝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挽回了无数革命志士的生命;海伦・福斯特・斯诺,身为一名美国记者,却不顾千难万险,长期居住在中国,深入收集、整理资料,向世界展示了最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以及波澜壮阔的中国抗日战争。这些国际友人的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让队员们深受感动。
工作人员讲解到,周恩来、朱德等重要领导人多次来到这里指导工作,他们的智慧和坚定领导,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聆听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述,瞻仰着一件件宝贵的革命文物,队员们深刻缅怀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切身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渝的理想信念和为中华民族解放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此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让实践团队成功追寻到革命历史的足迹,触摸到红色革命的脉搏,深刻感悟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队员们表示:“参观,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明确志向,为了更好的明天。我们要深刻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扬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拼搏有为、锐意进取,真正把先辈们宝贵的精神品质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范好骥 来源:个人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山西师范学子三下乡|薪火承春·非遗探寻
-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薪火承春·非遗探寻”社会实践队以山西省各地为主开展了2025年寒假下三乡实践活动,从1月17日启动,通过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