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并对其内涵作出系统阐述,为涵育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了深入了解四川师范大学在弘扬教育家精神方面的行动与举措,师范逐梦实践队的成员通过线上联系的方式采访了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师范专业学生胡洁。围绕"教育家精神"这一主题,她分享了自己对教育使命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感悟,用青春视角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Q:您作为师范生,如何理解教育家精神?
A:在我看来,“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精神肖像的高度凝练,反映了人民教师的职业精神,是对每一位教育从业者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的生动引领,更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建设提出的核心要求。学习“教育家精神”是当代教师的必修课,更要体现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实践中。
具体而言,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己任,培养有志向、有理想、有能力的学生;教师要提升道德情操,重视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教师要丰富育人智慧,坚持长善救失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要想办法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爱好,用他们的长处弥补短处;教师也要躬耕务实,保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态度,持续加强知识储备,提升教学质量,应对知识更新快速的时代挑战;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教师要有弘道追求,牢记自己的使命,将培养国家栋梁为己任,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Q:在您看来,四川师范大学是如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培养的?
A:学校十分重视教育家精神在师范生培养中的作用。
具体而言,首先是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提高师范生践行师德能力。四川师范大学非常注重师范生的师德践行,系统设计理想信念教育与道德情操培育,定期开办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相关讲座,使之贯通师范生培养全过程,并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融入教育见习、研习、实习各个环节。
其次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提升师范生教书育人能力。学校通过由浅入深、点面结合、层层推进的方式,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系统化、专门化、针对性的培养。一方面培养师范生扎实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了解本学科相关的跨学科知识,掌握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要领;另一方面,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能力大赛等方式,学思结合、以赛促练,让师范生练就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素养。
Q:结合您的亲身经历,谈谈实习经历对教育家精神培育的重要作用。
A:“教育家精神”不应成为仅供学习和仰望的遥远“星辰”,更应“活”在教育者日常教育生活中,而教育实习则是教育家精神“活”起来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育实习可以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我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备课、讲课、磨课等环节,有效地加深了我对教材的理解,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
其次,教育实习可以提高师范生的育人能力。在教育实习中,我通过与学校和教师的互动协作以及与学生的相处交流,感受到教师们对学生的爱心、关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他们不断鞭策、鼓励着我。
再次,教育实习可以提高师范生发展能力。教育实践是无法替代的,教育实习,即可以让师范生实践各种教育活动,走进课堂,走进社会,并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流互动,获得更广阔、更深入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