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以废治废——闪蒸石墨烯土壤改良技术助力黄泛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21      阅读
  近日,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毛小菲团队自主研发的“闪蒸石墨烯土壤改良技术”在河南省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中成功应用。兰考县因地处黄泛区,农业发展长期受制于土壤盐碱化问题,该项目在生态与环境学院赵楠教授的指导下,通过对盐碱土改良,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技术突破: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石墨烯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毛小菲团队的核心技术为农业废弃物热化学定向热转化制备涡轮结构状石墨烯。该技术可通过微波辅助焦耳热闪蒸手段,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高效转化为纳米碳材料,同步解决“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低”和“石墨烯制备成本高”两大难题。与传统石墨烯生产方式相比,该技术通过定向热转化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仅为市场价的十分之一。该团队进一步将石墨烯与微生物菌剂结合,开发出兼具固碳、保水、增强土壤透气性的新型土壤修复材料,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方案。
  
   实地应用:经济产物产量提升,土壤质量改良效果显著
  
  在付楼村的大棚里,该团队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改良剂被成功应用于圣女果种植中。附楼村村委委员赵宪周表示:“使用郑州大学毛小菲团队土壤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保水能力也增强了,病虫害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圣女果亩产同比增长约30%,果实品质也更优。”这一技术应用不仅提升了农户收益,还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社会效益:绿色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双碳”目标
  
  付楼村的成功实践是郑州大学产学研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该团队负责人毛小菲指出:“石墨烯改良剂通过固碳作用减少农业碳排放,同时将废弃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碳减排—经济效益提升”的闭环模式。这一模式契合国家“3060双碳”战略,也为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示范”。
  
  郑州大学毛小菲团队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兰考县农业注入科技活力,更彰显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担当。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这一“绿色引擎”或将成为全国乡村振兴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标杆。
作者: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毛小菲团队     来源:郑州大学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非遗传承展芳华,妇女就业绽新花 河海大学商学院锦色她年乡村妇女就业帮扶实践团宣讲
  • 青山绿水,返乡筑梦
  • 青山绿水,返乡筑梦
  • 2025年1月13日,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杜曲镇郭庄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子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21
  • 涉县红蓝铅笔的轨迹,连成北斗卫星的未来
  • 传承包头文化,筑牢文化自信
  • 传承包头文化,筑牢文化自信
  • 2025年2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匠心筑梦实践小队的队员来到了包头市三官庙的大门,这里也是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
  • 社会实践报告 2025-02-20
  • 山东非遗传统舞蹈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与传承
  • 红色基因传承返家乡:宜宾赵一曼展馆参观活动圆满举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