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无限队开展了退役电池回收企业采访实践活动。实践队员线下采访了【锂世民公司,老板,曹洋】,【锂世民公司,合伙人,郭浩宇】,交谈中公司老板介绍了企业发展经历、现状和目标,并指出了目前难点与招聘要求。
抓住机遇,创业有方
两年前,“锂世民”的各位创始人可能想不到自己会从事电池回收行业——大学专业与电池回收并不相干,老板曹洋也表示:“我们属于是半道入行”。一切起源于一则退役动力电池储能的新闻,从那时起,创始人集团对电池回收行业起了兴趣。
查阅相关资料后,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曹洋大胆判断“锂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很大”。由此,经过细心的学习与筹划,一个从汽修厂回收退役锂电池——做组装拆解——销往配件市场的创业方案赫然纸上。时不我待,锂世民公司应声成立。据悉,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同比高增661.5%,新增企业注册量1.07万家。
定向供销,技术推广
大唐锂电落地太原,现在掌握的退役锂电池供应渠道主要为本地修车厂。“大部分人的汽车坏了都是要么报废要么去修车厂,因此修车厂肯定是掌握了一手资源。我们与其合作,这个回收途径也是比较固定的,我们很少能够从个人手中回收锂电池。”曹洋还表示,由于锂动力电池包拆解的高风险性,目前太原当地拥有实际维修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包能力的修理厂只有几家。还因为本地优势,比亚迪等大企业发起的锂电池回收价远低于本地公司,因此大多数退役锂电池都会流向他们。
“我们主要是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拆解锂电池卖向广东地区。”曹洋对公司的销售渠道做出如此解释。拆解零配件定向销往大厂,参与大企业回收电池大循环中的一环,这是锂世民公司目前对自我的定位。
目前行业流通的锂电池中非标准款占多数,回收措施只能为随机应变的人工,机械化尚不可行。“目前回收的电池基本是2016年左右的。那个时候中国的锂电池组装技术、焊接工艺还未成熟。锂电池还没有行业统一的标准,同一款车里面的电芯可能有十来种。你就不可能去机械化流水线的去拆除,必须是人工拆解。而且是不同的厂家,工艺也不一样。”曹洋向我们解释了目前操作的难点与无奈。可以预见,随着市面上规范电池的退役,锂电池回收行业将迎来一次技术革新。但即使如此,人工技术对入门人员仍有一定难度。锂世民公司面向全国,通过自媒体推广锂电池拆解技术。一来扩大行业规模,营造良好行业生态;二则吸引投资,拓宽自身供销渠道。
开发本地市场,期待新技术
“目前山西的退役电池主要会流向广东地区,即使我们本土企业需要退役的动力电池也需要从广东等地购买,环节复杂,存在部分社会资源的浪费。”曹洋指出了本地电池回收市场的问题,也是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依托本地供销优势,开发本地市场。“我们现在就是想在大量退役电池进入市场之前提高影响力。做好咱们的本土产业,没必要再舍近求远去购买广东的配件。”
?采访的最后,曹洋向有意就业人员发出了邀请。除了“有经验会操作”的基本要求外,还特别指出,希望能解决锂电池燃烧的灭火问题。这也向我们释放出期待高效锂电池灭火方案的信号,相关研究从业人员一定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