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学子访谈日志(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作者:张依楚 来源:问渠青年寻访团
2023年7月9日,室外温度42℃。上午八点,团队成员来到了到达横水镇桥东村,对七位修建红旗渠的老人进行了采访。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春生爷爷。在张春生爷爷的李子摊旁,张爷爷数次哽咽,抹着眼泪向问渠成员讲述了那段苦难的历史。
 
张春生爷爷同问渠成员讲述修渠故事感动落泪 孙亚琪摄
“那时吃不饱,推着小车去鹤壁那里,走一二百里地,推两三百斤红薯片回来,才能填饱肚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现在我在家喝点稀饭,剩下了都不舍得倒掉。”“咱林州就是靠天吃饭,天不下雨,旱得地里的庄稼都死了,秋天就没收成了。”“杨贵在林县干得这些事,确实是救了林县的急了。那时不会打机井,我们没有水吃就去别的村找,哪里下点雨就在村中间修个池子,下雨流的水到里面,等它变清了就吃那水。天旱,粮食少。修好红旗渠那几年真是得到好处了,我们那个村,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地都能浇到。”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遥不可及的古诗词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画面,张爷爷的话如雷贯耳,深深震撼了问渠团队。归家途中,团队成员孙亚琪感慨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吃多少舀多少,农民伯伯太不容易了。”老一辈人用血泪换来了如今国富民强的新时代,吾辈青年生逢其时,应当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锤炼品格淬炼奋斗精神,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奋勇向前!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09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绣古今传奇 展南疆之粹
  • 用胡杨精神育人,为疆固边服务。由塔里木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6名学生组成的柯“绣”调研团,传承和发展柯尔克孜族非遗刺绣,助力柯尔克
  • 社会实践活动 07-09
  • 实践中出真章 瓜田里见振兴
  • 7月7日上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彩虹计划”志愿服务队在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龚延华、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谢光奇老师带领下来到了涟源
  • 社会实践活动 07-09
  • 访农经合 助乡村兴
  • 访农经合 助乡村兴
  • 7月8日,青禾实践队来到了炜奕粮食专业合作社。体会到了农业人的劳动魅力,感悟到了珍惜粮食的意义所在。
  • 社会实践活动 07-09
  • 传播希望,播种未来
  • 传播希望,播种未来
  • 为了让炎陵一中学子在学习上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为之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湖南师范大学达人学社支教组
  • 社会实践活动 07-09
  • 湖南师大学子三下乡活动:“沅茝陵兰 教育相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