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宝,水是宝,新疆的沙亦是宝。近日,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赴新疆吐鲁番民族团结实践团实习走访吐鲁番市高昌区维吾尔医医院沙疗中心和织染工坊,进一步了解沙疗文化及织染工艺。

埋沙疗法简称“沙疗”,是维吾尔民族文化遗产,既是当地传统医疗方法之一,更是世界传统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沙疗”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介绍,沙疗具有消肿解痛、去除疲劳、促进代谢、改善关节功能等作用。“来做沙疗的不仅有本地人,还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有些老年人甚至坚持10年都来吐鲁番沙疗。”沙疗所工作人员说到。
吐鲁番的维吾尔族群众利用沙子医治风湿类疾病历史悠久。如今,沙疗业在地域和民族色彩的熏陶下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吐鲁番政府与群众合力,将继续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创新打造特色产业,激发沙疗的传承与弘扬的内生动力,长足发展颇为可观。
除了沙疗,维吾尔族的织造、印染技艺历史悠久,织染技艺复杂,做工精细,所有工序都由织染手艺人手工操作完成。为亲身感受这项非遗的魅力,实践团前往当地织染工坊进行实地调研并对织染非遗传承人帕丽丹·买买提进行采访。

“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地区,人们渴望绿色和大自然,所以就把自己喜欢、渴望、追求的东西雕刻成花纹,再印在布上,这承载着我们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过去用植物染料进行织染,但固色材料有限,产品易掉色,现在有了化学染料固色剂,解决了掉色难题,我们的手工制品更易完整保存。而且织染制品可以用来装饰窗帘、桌布、挂毯、棉衣棉被等生活用品,实用价值高。”帕丽丹·买买提老师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