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宝宝的课堂
作者:丛榕 来源:山东大学山行启泰青赴筑安支教队
我真的很开心,能找到一个我和大家共同感兴趣的一个主题,海绵宝宝,来讲授今天的课程。兴趣是探索的动力,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备得兴趣盎然,我也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都有很高的热情参与我们的课堂。
我最开始进行课程设计的灵感来源,其实就是海绵宝宝的主题曲。这首曲子在我高三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动力,因此我想设计一节音乐课,教大家唱这首英文歌。但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又想到,既然大家都对海绵宝宝感兴趣,那我为什么不借着这次课程,带大家探索一下这部启发感动了很多人的动画背后的故事,也给大家渗透一些思维方法和人生哲学呢?
于是我从我最初的打算出发,给大家展示了英文版的主题曲,随后带同学们一起学唱。
比较遗憾的是,我没有想到,大家在看到这个主题时已经足够兴奋了,不需要歌曲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看到主题后,再来一首歌更是让大家的热情高涨难以控制,因此我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来维持课堂纪律,让我对课堂节奏的把握略略偏离开始的想象。并且我高估了二年级小朋友对英文的接受程度。我本以为,只教大家两句英文,aye aye captain和sponge bob square pants,然后用到我们歌曲的配合里,是完全可以的。但事实证明,英文会把他们搞糊涂。所以在我们重复了很多遍sponge sponge sponge sponge, bob bob bob bob, square square square square, pants pants pants pants, 仍有很多同学跟不上,之后,为了防止他们因不耐烦而打乱课堂节奏,我当机立断,宣布不愿意唱英文的同学们可以直接唱“海绵宝宝”而不是“sponge bob square pants”,紧接着我们配合了一遍,效果明显好多了。
后面我们就正式进入了课堂。我希望教会同学们,了解一个事物可以从其诞生入手,了解其诞生可以从其创作者入手。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请同学们根据海绵宝宝的各种角色及生存环境,猜一下创作者史蒂芬在走上动画创作之路前,是什么职业?
果不其然,很多同学都根据海绵宝宝的深海环境,和海洋动物主角们猜到了,他的职业和大海相关。不过小学生的想象总是更加具有传奇色彩一些,什么海盗、水手、舰长都进入了提名。也不知道当我公布答案:海洋馆的讲解员,的时候,他们有没有略略失望,哈哈。
为了让同学们的思维走的更深一点,我也略略提到了史蒂芬为他的科普事业而作的《潮间带》这部漫画,我希望这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把史蒂芬对海洋的热海,和他的动画事业连接起来,我有想过,要不要借此启发大家,未来的路是多样的。后来一想,现在说这个1还是有点太早啦!
宁阳是个不靠海的县城,但我来自海边,所以我决定加了一个“潮间带”的科普,让同学们在娱乐中随手多记一点知识。为了加深这个小科普的记忆,我决定请同学们提名,潮间带上常出现的,海绵宝宝中的角色。
海绵宝宝的形象来源、史蒂芬的生活元素加入…随着我们的课程推进,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把房顶闹翻的一点来临了,那就是我想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海绵宝宝的印象。我本来还提供了几个思考角度:住处、性格、朋友、喜欢的剧情…,但我还没来得及列出来,大家就拼命地举起手来了,还有不少同学讲了一次还要再讲,甚至直接炸开锅,大家都很兴奋的在四处讨论,导致我必须要走下讲台去听同学们的发言,也起到一个纪律维持的效果
总不能只有大家抒发感想,我自己更要借着这个机会,发表一下我对海绵宝宝的小小感情,我也借史蒂芬对海绵宝宝的身份形象坚持,表达了对我们的同学们的祝愿。希望我们的同学们都能成长为像海绵宝宝一样,温暖乐观,充满理想,热爱生活的人。
到了最后,我们呼应一下开头,我们一起又唱了一遍那首经典的海绵宝宝主题曲,在“sponge bob square pants的歌声里下课啦!“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4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响应二十大,认真做推普
- 基于部分地区普通话推广受阻这一现象,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们组成的护花使者推普实践团队走进常德市武陵区小学,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