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鲁绣之美,传承千年技艺
传统新韵,技艺相承 青岛纺织以其多样的作品体现出了早期工人吃苦耐劳,敢于创新的精神,悠久的历史展现出了纺织工业的独特魅力。实践队成员们走进纺织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参观了室内和室外两个展馆,了解到博物馆分为室内展区和室外动线遗址景观两部分,拥有“九馆十八景”的布局。
在室内参观的过程中,成员们观察到这里展出的绣品是用多各种各样的彩色丝线纺织而成,不仅在图案设计上与人民意趣紧密相连,而且还将传统与现代技术进行了结合。实践队成员们步履不停,又走进了多个主题场馆:在历史馆中看到了展演中的不同时期的纺织品和相关工具,感受到其中鲁绣历史之久远;在科技馆中瞻仰鲁绣传人智慧的结晶,深觉纺织科技进步与创新之迅捷;在纤维馆中体验到了丝织纤维的特性,从多维角度品味纺织文化之雄丽。

图为实践队成员拍摄馆内展品。周子瑜 供图
在室外,实践队成员们则发现了多处工业遗址,如铁路专线桥、水塔等,一件件遗址完整地向实践队成员呈现了纺织工业生产体系的发展脉络。展馆从生产到产出全方位的展示了纺织品的生产过程,纺织机器真实壮观,纺织产品生动且贴近生活,让实践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其中所展现的青岛纺织行业的辉煌历史。
实践赋能,创新赓续 室内、室外展区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接着进入了鲁绣的历史沿革展区,认真聆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用问答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了鲁绣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随后,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鲁绣工艺展示区,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们亲眼目睹了鲁绣匠人现场制作作品的过程,被匠人们精湛的技艺所折服。

图为实践队成员正在观察馆内展品。周子瑜 供图
实践队成员们对多位匠人进行采访得知,该博物馆致力于收藏众多与鲁绣相关的历史文物和展品,为青年人研究鲁绣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史料。工作人员还提到,青岛纺织博物馆先前还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来推动鲁绣的研究和传播,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了解和学习鲁绣的平台,还提升了公众对鲁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实践队成员利用互动体验、虚拟展示等技术,通过数字虚拟投影、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纺织历史,为传承和弘扬纺织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加丰富了实践队成员对鲁绣的认知。

图为鲁绣华彩,译路扬粹实践队成员。周子瑜 供图
这次参观让实践队成员们对纺织业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深刻感受到了鲁绣纺织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曲阜师范大学“鲁绣华彩,译路扬粹”实践队成员将继续传承和弘扬鲁绣纺织文化,发挥青年之力,推动鲁绣在实践与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
曲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