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非遗“活”起来 乡村“旺”起来

发布时间:2025-01-25     阅读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为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于1月15日走进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开启了一场探寻非遗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的深度之旅。
非遗技艺,点亮经济之光
走进邹城市博物馆,浓郁的文化气息仿若一阵春风扑面而来。馆内,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有序陈列,犹如一部部立体的史书,讲述着邹城的往昔。从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如细腻的陶瓷、古朴的木雕,到古老的技艺展示,如神奇的打铁花、复杂的传统刺绣,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了邹城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众多展品中,邹城的柳编技艺尤为引人注目。柳编艺人端坐在展示区,神情专注,他们将柔韧的柳条在手中上下翻飞,熟练地穿梭、交织。伴随着手指的舞动,一根看似平凡的柳条逐渐幻化成了精致的形状。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柳编篮子便初具雏形,其纹理细腻,造型别致。​
据讲解员介绍,这些柳编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深受欢迎,成为了邹城人装点生活的特色物件,还凭借电商平台的东风,远销全国各地。这不仅为当地乡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催生了一条从柳条种植、产品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周边众多村民就业,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化名片,吸引八方来客
据讲解员介绍, “孟母教子传说” 作为邹城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其蕴含的母教智慧与道德传承,千百年来对邹城产生了深重的影响。​依托 “孟母教子传说”,衍生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创产品。在孟子展馆中,以孟母三迁为主题的木雕作品栩栩如生,工匠们用精湛技艺将故事中的场景生动呈现;还有融入孟子名言警句的刺绣手帕,细腻的针法绣出的文字,传递着儒家思想的韵味。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孟子文化的传播载体,深受游客喜爱。​
实践队员了解到,在乡村,以孟子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活动热闹非凡。每到特定节日,村民们会组织 “孟母文化节”,身着传统服饰,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重现孟母教子的经典场景。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也融入了孟子倡导的 “仁爱”“礼义” 等元素,让观众在欢乐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与孟子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邹城乡村探寻。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漫步在充满古韵的乡村小道,参观孟母祠等文化遗迹,聆听非遗传承人口口相传的孟母故事,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沉浸式体验孟子文化的博大精深。​
游客的到来,极大地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乡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火爆,食客们品尝着具有邹城特色的美食,感受着浓厚的乡土人情;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房间布置充满儒家文化气息,让游客在休憩时也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村民们借助非遗带来的机遇,纷纷投身旅游服务行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如今,孟子文化相关非遗已成为邹城乡村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吸引着八方来客,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传承之火,注入发展活力
邹城市博物馆深知非遗传承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实践队员在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交流中了解到,博物馆邀请多位资深的非遗传承人走进乡村,为村民们传授技艺,​通过举办一系列培训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非遗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年轻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非遗技艺相结合,为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让非遗得以在新时代延续,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乡村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充满了青春与活力。同时,他们的创新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与非遗产业的融合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与关注,为乡村振兴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随着非遗在邹城市的蓬勃发展,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村庄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大力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亲身参与非遗体验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村里的农家乐、民宿等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兴旺起来,装修风格融入了大量非遗元素,为游客提供了别具一格的住宿与餐饮体验。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在邹城市,非遗正以独特的方式 “活” 起来,带动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让乡村真正 “旺” 起来,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无疑已化作乡村振兴征途上熠熠生辉的启明星。当下,乡村凭借非遗的 “活态” 传承,宛如破土春笋,蓬勃之势尽显,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展望未来,这股源自深厚文化底蕴的磅礴力量,必将如强劲引擎,驱动乡村在经济腾飞、社会和谐、文化昌盛等多个维度一路疾驰,持续迈向更为灿烂辉煌的崭新明天。
 
作者:江明欢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持青春实践妙笔,绘盐城非遗锦卷
  • 为深入挖掘盐城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共生,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秘非遗文化,共绘传承新篇
  • 为深入挖掘日照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共生,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东阿阿胶换新颜,乡村振兴展宏图
  •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诞生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东阿阿胶名满天下,只要说起阿胶,人们便会想到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寻阿胶之根,溯文化之魂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看商河鼓子秧歌,传千年不息精神
  •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鼓子秧歌对于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寻商河鼓子秧歌,领略民俗文化魅力
  • 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先辈的智慧。商河鼓子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非遗振兴显动力,救死扶伤医者行
  • 大国泱泱,文化无疆,非遗作为历史的见证,连接过去与未来,承载地域特色、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非遗成为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深耕拓片非遗,激活振兴动力
  • 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拓片这一非遗瑰宝亦在其中熠熠生辉,吸引着五湖四海的目光去探寻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非遗“活”起来 乡村“旺”起来
  •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为进一步了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三孔语言景观,寻文化传承新章
  • 探三孔语言景观,寻文化传承新章
  • 语言景观是文化的载体,蕴藏着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智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深入挖掘和传承孔子儒家文化,探索曲阜三孔景区语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