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行:高山仰止,永怀难忘

作者:李文博 来源:李文博
郭永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郭永怀先生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12月5日,一架飞机在首都机场着陆时失事,总理周恩来听闻失声痛哭,因为遇难名单里有中国导弹试验关键数据的“验算人”郭永怀。当人们找到郭永怀的遗体时,发现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两人用身体夹着一只公文包,而包中重要的核研究资料安然无损。蒙受空难,他于生死攸关之际护绝密资料,以身许国,无暇顾及家庭妻女情。
2022年6月26日,为了缅怀郭永怀先生的丰功伟绩,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她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山东荣成的郭永怀纪念馆。
伴着有声有色的讲解,队员们注视着四周古朴的照片与实物,在庄敬中缅怀,在肃穆中追忆。从“荣成之子,潜心求学”到“扬名海外,毅然归国”,先生投身学习,刻苦奋斗,为了回国,不惜把十多年的科研资料和讲义手稿全被当众烧毁;从“两弹一星,功勋卓越”到“家国情怀,大师风范”,先生无私奉献,勤奋终生,“甘当铺路石子”,为培养人才殚精竭虑;从“以身许国,壮烈牺牲”到“怀瑾佩玉,爱在天际”,先生舍身为国,有情有义,“留取丹心照汗青”,谱写忠情史诗。最后,队员们聚在影厅,观看讲述
先生赤心报国的一生的影片。高山仰止,永远怀念。斯人已去,风范永存!
回望过去,一路走来,前辈们不仅留下了“两弹一星”,也阐释了“两弹一星”。万里赴“戎机”,群星参“北斗”,让我们明白了万众一心、协同攻关;“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让我们学会了无私奉献、爱党爱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懂得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两弹一星”精神不过几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却描绘了民族正气的史诗,让我们看到了那一代人的长征与担当。
先生这样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衷心希望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早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来鼓舞全世界革命人民。”而他确确实实这样做了。先生这样知行合一的人少有,而这样的人正是我所渴望成为的。思忆着先生的一生,我感到先生的一生波澜壮阔,却又始终贯穿着家国二字。看着馆中保存的历史真品,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能确切的知道历史的真实性在此刻展露无遗,而这些遗留品带着我遐思万千,通过先生的事迹把家和国,生活与远方深深地拉在一起,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风骨。天下万万书,寥寥入我目,我本以为最大事有最大人做,最小事有最小人做,自己夹在中间,反反复复受煎熬,不如撒手。可现在看来,我也要珍惜好兜里的豪情万丈,将孤勇装进行囊,不仅为前进的理想,也为至高的红。此行,观先生一生,让我心生敬畏又倍感惭愧。如今盛世的好,时代的臻,不能坏到我们手里,我们更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12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江淮举旗宣传团赴合肥庐江矾山老街实践活动
  • 家国天下行:十三载峥嵘岁月,从苦难走向辉煌
  • 家国天下行:高山仰止,永怀难忘
  • 家国天下行:高山仰止,永怀难忘
  • 郭永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
  • 社会实践活动 08-12
  • 红楼伫实践团与长青·青玉实践团线上联合执教取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