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背景:低空经济规模破五千亿,安全治理成关键挑战
我国低空经济近年发展迅猛,2023年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万亿级。无人机作为核心产业,在农业、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广泛应用,但“黑飞”问题日益突出。未实名登记、违规飞行等行为威胁航空安全及公共秩序。2024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后,行业规范逐步强化,但技术监管与执法效能仍需提升。
实践过程:技术迭代与法治并行:一线调研直击行业痛点
企业探访:应用场景拓宽,人才缺口待补
在武汉拓普新科公司,胡总经理介绍,无人机已深入农业喷洒、电力巡检等领域。该公司作为湖北省最大CAAC(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基地,年均输送专业人才超千名。“行业亟需懂技术、通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她表示。
图为实践队在武汉拓普新科公司与工作人员合影
图为实践队在武汉拓普新科公司开展访谈
警航大队调研:执法需技术与法规协同
1月16日,实践队走访武汉市公安局警务航空大队。一线警员表示,无人机在警务巡逻、应急救援中作用显著,但需完善信息管理平台以提升监测效率。警员强调:“法律约束与技术手段缺一不可,才能确保低空秩序安全。”
图为实践队员与大队警员合影
对话工程师:技术升级筑牢安全底线
1月22日,实践队与E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工程师王彦博开展线上访谈。王彦博指出,工业级无人机通过激光雷达保障复杂环境作业,消费级产品则依赖算法优化降低成本,但光线干扰等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厂商通过硬件加密与公安数据平台联动,构建“智能化底线锁定”体系,未来拟将核心避障功能设为不可关闭配置,强化安全防线。
图为访谈对象王彦博老师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线上访谈
消费市场:性能需求推动技术升级
实践期间,成员走访多家大疆门店发现,消费级用户关注飞行性能与合规操作,测绘、影视等专业用户则对高精度定位技术需求旺盛。店员反馈,售后培训中用户对安全规范的咨询量显著增加,折射公众安全意识提升。
结语:青年力量助力低空经济规范发展
此次调研不仅勾勒出低空经济的蓬勃图景,更从技术细节、执法案例与用户行为中提炼出关键矛盾。团队将持续追踪行业动态,以跨学科视角,为低空经济安全与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切实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