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为爱储值——助力邻里守望相助
作者:TimeBank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2018年,民政部明确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网络。国家关于在养老服务中发挥志愿服务和互助式服务的引导推动,都为“时间银行”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开辟了更大空间。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需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Time Bank调研队于2023年8月5日展开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社区居民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看法及展望,并且宣传普及时间银行的服务模式。
开展实地调研,选择实践主体
在开展实践活动前,实践队员了解到,“时间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储蓄时间、提取时间的银行。在这个特殊的银行里,时间是唯一被认可的“货币”:志愿者或者低龄健康老人通过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的方式来储蓄时间,可以简单概括为“时间换时间、服务换服务,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是一种将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新型互助养老方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的养老需要。因此,寻求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成为一种补充,也是社会有温度的直接体现。因此,实践队员选择在社区就时间银行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和普及,并且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开展调研。
了解居民对“时间银行”的愿景 调查时间银行实施状况
“积分平台推行以来,大家都为社区建设献策献力,邻里间越来越融洽,我们都感到非常高兴。”居民黄先生乐呵呵地说,他是社区队长,在小区里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无论谁家遇到困难,他都第一时间赶到忙前忙后。
据了解,该社区通过深入调研,打造了“时间银行”服务平台,围绕老年人切实需要的生活照料,陪伴看护,爱心帮困,公共领域等方面展开服务,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社区运用银行工作机制,将志愿者管理与银行存储模式有机结合,在“时间银行”模式下,每个志愿者都是“储户”,志愿者通过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将时间存进“银行”。日后,当这些志愿者有服务需求的时候,再从“时间银行”中支取“被服务时间”,用积分兑换心理咨询健康检查、家庭教育等服务和小商品。通过党建与志愿服务交融促进,走深走实为民办实事,将实惠和服务带到群众身边,以时间换爱心,用互助让爱延续。
“目前,‘时间银行’积分项目包括卫生清扫、交通文明劝导、文明宣传、帮扶孤寡老人等服务,在我们社区里帮助别人,必然能享受到别人的帮助,这不就是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嘛!。” 社区居民陈先生对“时间银行”助力邻里互助的做法竖起大拇指。
“能够趁自己还有一股干劲的时候,为那些有需求的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而且我们的服务能够换来时间积分,等我们老了,别人也会来帮助我们,从而实现互助养老的跨时空交换。”志愿者王小姐说道。
传递时间银行核心价值观,让爱老助老蔚然成风
2000年,卡恩在其著作中正式提出了时间银行的五个核心价值观,即“资产、重新定义工作、互惠互助、社交网络、尊重”。“资产”是指每个人都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与他人分享。“重新定义工作”是指有些工作在传统观念里不被视为工作,因此无法用金钱支付,时间银行旨在奖励、认可和表彰这类工作。“互助互惠”是指帮助是双向的,每个人既是接受者也是给予者。传统的志愿服务虽然在讲互助,但大部分服务都是单向付出,因此在严格意义上,时间银行里并没有所谓的志愿者身份,因为每个人都是志愿者,能被他人服务,也能服务他人。“社交网络”是指通过扎根基层、用信任和网络来建立有支持、有力量的社区。“尊重”是指努力尊重人们的当下。尊重是我们所重视的一切的基础。
“时间银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时间银行”让爱老助老蔚然成风,让老龄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2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深入学生群体,调查助老意愿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为了探究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
- 大学社会实践 08-22
- 时间银行:为爱储值——助力邻里守望相助
-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需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Time Bank调研队于2023年8月5日展开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社区居民对“
- 大学社会实践 08-22
- 访聚中高端企业 擎画财税数字化蓝图
- 为了深入研究企业数字化现状以及政府的数字化治理,南京财经大学“数字财税”小队前往南京部分中高端企业开启暑期调研和采访。
- 大学社会实践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