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优化,铺就低碳发展“高速路”
发布时间:2025-01-25 阅读:
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当前,碳排放导致的形势愈发严峻。每年,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接近400亿吨,并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攀升。为了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减排路径分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碳泽智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至11日前往日照市海滨国家森林公园、银河公园、星岛蓝碳计划多地开展实地调研。
为了让“碳泽智行”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更好地了解此次活动的实践目的、实践内容,明确自身职责,队长尹新颖于2025年1月9日召开线上动员大会。在本次会议中,队长从实践主题、队内分工、稿件撰写、照片拍摄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讲解,并对后期的实地调研做了详细的安排。此外,队长着重强调了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提高队员们的安全意识,保障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让队员们对本次的实践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期的实地调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障实地调研的数据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提高实践效率,“碳泽智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分别前往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和银河公园开展实地考察。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基本情况调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碳排放认知与感知、碳排放与土地利用关系这几个方面对当地市民进行访谈。因此,实践队员们对当地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有了初步的认识。
山东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在大沙洼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全国首批国家森林公园之一。森林公园依山傍海,林海相依,森林覆盖率78%。实践队员们向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公园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经历了荒地改造、林业发展与森林培育、生态旅游开发、生态保护与景观优化四个阶段,让原本的沙洼荒地变成了繁茂森林。森林公园土地利用的变化不仅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还让该地区的碳汇能力得到增强,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
在银河公园的走访调研中,实践队员们得知该公园是由废弃采石场演变而来。如今的公园植被覆盖率高、景观优美,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之一。通过与市民交谈队员们了解到,在近五年内,由于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促使当地的居住、工业用地呈现增加趋势;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耕地总量未减少,质量有所提高。但部分地区仍存在建设用地闲置或低效利用的情况,并且工业建设用地的增加,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1月11日,实践队员们集体前往位于桃花岛的“星岛蓝碳计划”主题乐园,分工合作展开调研。“星岛蓝碳计划”是全国首家将低碳环保理念转变为线下实体的“环保+科幻IP”主题乐园。据实践队员了解,“星岛蓝碳计划”属于旅游业与农业相融合的项目。多年前,该码头主要用于渔业养殖、渔民出海捕鱼,土地利用形式比较单一。而如今,该区域积极发展旅游业,建成了星岛奇幻乐园、星尘旅行者hotel、流浪海洋太空舱、威士忌酒吧等以低碳理念为主的功能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实践队员们还观察到,景区设施的屋顶上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板,有效利用了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同时,也向游客传播了低碳环保理念,促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增加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关注,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中能采取更多节能减排措施,从而间接减少碳排放。
碳排放已然成为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不仅威胁着生态环境,更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直接挑战。通过为期两天的调研,实践队员们对日照市部分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减排路径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接下来,队员们将根据收集的数据形成实践报告与新闻稿件,旨在为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减排路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通过本次实践,队员们将更加注重低碳环保的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为长期、广泛的碳减排贡献力量。(通讯员 张熙若)
作者:张熙若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持青春实践妙笔,绘盐城非遗锦卷
- 为深入挖掘盐城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共生,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秘非遗文化,共绘传承新篇
- 为深入挖掘日照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共生,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东阿阿胶换新颜,乡村振兴展宏图
-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诞生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东阿阿胶名满天下,只要说起阿胶,人们便会想到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寻阿胶之根,溯文化之魂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看商河鼓子秧歌,传千年不息精神
-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鼓子秧歌对于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探寻商河鼓子秧歌,领略民俗文化魅力
- 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先辈的智慧。商河鼓子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非遗振兴显动力,救死扶伤医者行
- 大国泱泱,文化无疆,非遗作为历史的见证,连接过去与未来,承载地域特色、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非遗成为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深耕拓片非遗,激活振兴动力
- 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拓片这一非遗瑰宝亦在其中熠熠生辉,吸引着五湖四海的目光去探寻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
- 非遗“活”起来 乡村“旺”起来
-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为进一步了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5